Tuesday, October 15, 2013

责任意识和债务意识

不少人认为基督教和佛教存在共同点,正如所有宗教都存在共同点一样。那么这个共同点到底是什么?

慈悲为怀?NO!基督教的慈悲是以公义为基础,上帝万不以有罪为无罪(出34:6-7)。一个人如果不悔改,烧再多香,作再多祷告,求再多法事也不能得到赦免。善行不能换祝福,功德不能换祝福,功德不能弥补过失。得到赦免和赎罪的途径只有一个,就是悔改。不悔改,赦罪无效。

基督教和佛教有什么共同点?都主张行善?NO!基督教的行善是责任、义务,佛教的行善是功劳。在此点上,只有天主教与佛教想似,因为天主教也把行善当做功劳。所以受佛教(略)或天主教影响的国家(意大利、西班牙、墨西哥等),政局民风都是非常腐败,并且难以治愈。受基督教影响的国家,少见腐败之风,政治较为清廉,民风较为淳朴,因为基督教强调人的责任、义务,不会把善行当做功劳。

我不认为基督教跟佛教存在任何共同点,不但没有共同点还大相径庭。基督教和佛教的差别之大,可以从基督教和佛教分别创造的文化和社会来分析,从其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观察,其宗教影响可见一斑。不从表面,而从本质上看有多大的差别。事实上,中国历来和今天的腐败,不是来源于共产主义而是来源于佛教。中国文化中的腐臭味,来源于那个大街上常常飘着臭味的印度。印度人喜欢用露着肚脐的美女载歌载舞地歌颂佛教,中国的信徒也喜欢用俊男美女为其宣传,营造其神秘感和新鲜感,将佛教的信条通过各种美轮美奂的故事传说根植于中国人的心目中,成为种种追忆和神往,尽管现实是残酷和苍凉。看过印度宝莱坞的偶像片,再看看印度平民们的生活,毋庸置疑,佛教那片乐土,永远是富家子弟们的织梦园,却是底层草民们的地狱。美女们的肚脐,如果草民无福消受,只能当做神明来膜拜了。不知是何原因,中国人这么热衷于抄袭这种天堂与地狱交织的画面,并且相传千年、历久不衰。

今天在中国,信仰共产主义的人几乎没有了,梦幻早已破灭,但是腐败仍然一如既往。因为深入中国人内心的,不是共产主义而是佛教文化。今天共产党不再崇拜毛泽东,但是烧香拜佛的,无论党或不党,仍然趋之若鹜。更重要的,中国的官场文化、民间文化,都是在体现着佛教的信仰价值。所谓的“耻感文化”即“面子文化”、人际关系中的人情债,社会中的阶层意识和家族竞争。这一切都根源于佛教。这些文化始于共产革命之前一千多年,在共产革命挫败以后仍然兴旺如初。无论是官场或商界、媒体的潜规则,还是小说、电视、电影里的那些生动故事,无一不在体现和传颂着佛教文化。

佛教声称“众生平等”,但佛教影响的社会实际上却是“众生不平等”,就是源于佛教里面一些根深蒂固的信条。正是这些信条,创造了一个尔虞我诈、阶层分明、贫富悬殊、追名逐利、冷漠残酷的社会。

只有基督教是真正讲平等的,同时尊重毎个人的差异,这正体现在受基督教影响的各国之政治和社会结构、传统民风上。佛教的“众生平等”与其说是挂羊头卖狗肉,不如说是一种幻想,永远遥不可及。因为佛教的报应论、轮回论和功德论已经把“众生平等”这一概念完全否定,使之成为不可能实现的理念,一种自我宣传的伪善糖衣。

佛教的报应论和轮回论把人分成高低贵贱多种阶层。报应论认为,今世的罪恶会在来世报应,实现于物质生活的贫穷和阶层的低微;今世的善行也会在来世报应,实现于物质生活的富裕和地位的高贵。而这一地位,不仅仅是运作于人与人之间,更是下达于牲畜和恶鬼。(将牲畜卷入功德论,不是对牲畜的抬举而是对人的贬低。佛教未对牲畜作出行为价值的评定,却将其作为轮回的媒介。)报应论和轮回论的基础便是阶层,人可以被踩到与牲畜同等的地位,所以佛教影响的国家常常有人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,还被当做理所当然。人如果没有高低贵贱的等级,也就无法实现善恶之报应。佛教把善对应于富贵,把恶对应于贫贱。这使得人对贫贱之人产生一种偏见,也就有了一个强烈的理由,对于贫贱之人不给于同情,对富贵之人却给予歌颂和褒扬。由于富贵蒙有善良和好报的光环,常人也就不敢对其致富手段多有责难,除非其损害到了自身利益、忍无可忍且有反击力量。

共产主义的穷人大造反,只是一种佛教社会的阶层之间长期压迫压抑的反抗和反弹,这种反弹的起因,不是由于认识到了阶层的错误,或对阶层的痛恨,而是由于底层人对高阶层人之“特权”的妒恨。造反之人,他们要毁灭的不是阶层而是占其位之人,以打击权贵为名抢夺其地位、换取其角色。其结果,不是消灭了阶层而是阶层之间的角色转换。阶层大战之后,仍然是换汤不换药,阶层依旧,物是人非,价值结构一成不变。

“阶层”,不但不是为人所痛恨的,而是佛教之中国人最崇尚和膜拜的,也是最虔诚爱护的、甘愿舍身维护的历史文化遗产。

出于祖祖辈辈、历史历代对权贵的垂涎和顶礼膜拜,中国人上至达官贵人下至普通老百姓,都想过把“权贵瘾”。“学而优则仕”成为所有学子的目标,考试和晋级成为所有年轻人成败荣辱的关键。京城的皇宫里,穿上皇服拍照是一种过瘾的流行消费,使许多过路的乡里念念不忘,也是许多人幻想荣誉的战利品。戏说、美化皇宫贵族的宫廷剧在小民中也颇受欢迎。“阶层”这一消费品所产生的业务挽救了许多戏剧学院的毕业生和失业作家,创造了不少就业机会。印度也有着成千上万灰头土脸的低种姓人群,每日涌入戏院买票观看宝莱坞的高种姓俊男美女偶像剧,一边发白日梦一边流口水,其阶层崇拜可见一斑。

有一个奇怪的现象,同样都主张行善。为什么基督教影响的国家,腐败相对较少、民风相对较为朴实?说到这里,一定有人要举例说美国的校园枪击案了。据调查,美国枪战最严重的城市是芝加哥,芝加哥被称为MURDER CITY。但是芝加哥枪案80%都是有毒品交易的黑帮之间的械斗。而校园枪击案的凶手,大部分也有服用毒品的记录。也就是说,美国的枪击案大多跟毒品有关,而毒品在美国是非法的。正常的有公民意识的、持有枪械的老百姓极少犯案,持枪都是为了自卫,以及美国反专制的民间传统(说到这个话题又是一个长篇了,三言两语说不完)。这也就是全面禁枪法案在美国迟迟不能落实之原因。因为持枪乱射的人,即使不通过合法渠道得到枪支,也能从非法渠道获得枪支。而合法注册取得枪支的公民,犯案率极低。枪击案最多的是发生在非法贩卖毒品的黑帮之间,他们的贩毒是违法,使用枪支当然也可以违法。立法只能限制守法的公民而无法限制犯法的黑帮,所以立法禁枪于事无补。

在基督教影响的国家,无论是政客商人还是各个行业的工人,普遍有一种奉公守法的自觉性。因为基督教造成了一种“责任意识”,基督教的善行属于责任而不是功劳。没有功劳,也不会形成任何的“债务”(人情债或赎罪交易)。正是因为公民的这种自觉性,使得许多基督教国家的法律过为宽松,对待罪犯的处罚不够严格,宁可放过不可错杀。同样宽松的法律在佛教国家是不适用的,因为佛教国家的公民缺乏自觉的责任意识。

佛教影响的国家,法律往往十分苛严,动辄枪毙或私刑,或判重刑长时间坐牢,宁可错杀不可放过。因为佛教影响的国家,腐败较为严重,公民的自觉性不高,责任感不强,造成罪恶猖獗。儒家是治理良民的,法家是治理暴民的。所以中国的政治是以法家为本,否则难以治理。

为什么中国的官场和服务机构,需要靠人情来推动呢?有这样一种心态:“我凭什么给你盖章?我凭什么帮你规规矩矩办事?你跟我什么关系?我欠你什么?”去找机关人员办事,如果你跟他没关系,他随时可以马马虎虎办理或无故拖延时间。办事人员恶待你丝毫不会感到内疚,只有“关系”或“好处”才能换来一张笑脸和一副殷勤。这就源于佛教文化的债务意识。只有债务所产生的人情,人情所产生的债务,或以“好处”(行贿)直接填补莫须有的债务,才能成为奉公守法或行善的驱动力。往往有这种情况,一个人对一个人漠不关心或漫不经心,对另外一个人却十分积极甚至殷勤过分,因为这个人跟他有债务关系,或有债务关系的潜力,即所谓人情债。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巨大的人情债,大到一定程度,这个人做牛做马效力、甚至送上命可能都心甘情愿(前提是假设有“来世”这一幻想)。中国人常常在受大恩之后感慨:“你对我的大恩大德,我这辈子没齿难忘,就是效犬马之劳,或来世如何如何,也要报答您的大恩!”这种话在基督教的领域根本听不到,莫民奇妙!做好事有这么大的功劳吗?可笑。

也就是说,佛教的功德论深入人心,使得人把所有的善行都当做功劳。一有功劳便产生了债务(人情债)。父母对儿女的养育本来是责任和义务,到了佛教徒那里便成了人情债(即使不是佛教徒也受其影响),而且很难还,债务到底有多少说不清,可能一辈子几辈子都还不清。儿女对父母的奉养也是责任和义务,到了佛教徒却那里变成了还债。君王对臣民的善待也是责任和义务,当官的尽忠职守、廉洁公正也是责任和义务,到了佛教徒那里就变成了大恩大德,一旦尽责就是立功,便千古传诵。如果不做呢?如果不尽责呢?那也没什么可抱怨的,本来善行就不是责任而是功劳嘛。于是,如果有哪个父母虐待、丢弃儿女甚至卖掉儿女,儿女有不满,别人都会奉劝一句:“他(她)毕竟是你爸(妈),儿不嫌母丑。”总之为人父母就不会有错不能批评,一旦成为父母就有了功劳。若有哪个当官的贪污枉法,老百姓也不敢多说,互相劝慰说:“他毕竟是父母官,也做了一些事情,功大于过,犯罪或许有苦衷。如果换做是你做也未必做得更好。”总之,尽责就是功劳,要还债,不尽责也无过,无需赔偿。

更要命的是,(人情)债务又产生了债务分歧,即欠债的人和债权人之间对债务的价值看法不一。比如一对父母认为,养育之恩价值很高,很难还清。无条件服从父母,满足父母所有要求,或至少大部分的要求吧,至少完成一些自己一辈子未完成的心愿吧。可是,这对父母的儿女不这么认为,他们认为不需要满足父母那么多要求,也无力完成他们的那些心愿,只能尽力而为,自己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,不想父母干涉太多。儿女也默认自己欠父母的债,但也说不清该还多少,还多久。于是产生了债务分歧,这种分歧一时没有办法解决,可能要一直纠结,直至父母去世。于是在未解决之前,就产生了一种情绪,即“怨”,确切地说,是压抑中带着怨气。幽怨的情绪是弥漫荡漾在所有佛教影响过的国土上的,哪里有债,哪里就有怨。人情债有时像高利贷,债权人狮子大开口,欠债的人望而生畏,肝胆俱寒。从各种故事、民间传说中都可以看到这种“怨气”。日本也是受佛教影响深远的国家,日本人也是拜祖宗最厉害的国家,祖宗的画像必须安置在家中时常顶礼膜拜。日本人也是家族使命感和民族主义感最重的国家,战争时日本军人剖腹自杀,往往是出于对无力偿还家庭、民族的人情债(培育之恩)而羞愧自杀。日本的怨气也很重,民族气氛也最压抑,喜欢通过色情或暴力(虐待或自虐)来发泄其压抑情绪。所以日本可以拍出贞子那样幽怨的恐怖片。日本的戏曲阴森幽怨,故事小说也离不开一个“怨”字。由于压力和怨气重,日本人也热衷于自杀。

佛教的功德论把善行说成功德而非责任,这造成人际关系靠人情债来联系,社会责任靠人情债来推动,而基督教的人际关系靠责任来联系,社会责任靠公民义务来推动。基督教影响的国家,父母养育儿女乃是责任,没什么可夸的,没什么债可还。儿女结婚成家以后,父母不会缠着儿女,请求儿女的注意力,也不会明示或暗示儿女满足自己物质上的心愿。儿女如何对待父母,全靠儿女的责任感和自觉性,没有什么强迫的成分,更没有什么压抑和怨气。儿女供养父母也是义务(如果通过交税的方式,国家可以供养,儿女就可以减少支出),供养父母绝不是还债。人和人之间,没有感情的债务,送礼也没有心理负担,不需要衡量以前和以后。今世的责任今世尽,没有什么轮回故事、无理缘由,没有前世的莫名债务,也没有来世的空头支票。

基督教给人的首先是责任感。受佛教影响的人行为依据的第一反应不是责任感而是人情债、以及攀比后的落后感和优越感。攀比和竞争成为人的行为动力之一,正因为佛教的报应论、轮回论造成的阶层意识和等级观念。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也倾向于自我辩护,受到批评时不是省察自己,而是无耻地说还有比他更差的。“攀比”结合“没有责任感”,就是比差、比坏,比谁更无耻。圣经说拒绝批评、拒绝听别人建议的人是愚昧人(箴言书)。佛教影响的国家充斥着愚昧人。当愚昧人被征服的时候,不是被道理征服、不是被智慧征服,而是被强势征服。在阶层分明的等级社会,以理服人是不受欢迎的,以势服人才是长宜之计。而在相对人人平等的社会,以势服人却缺乏什么生存空间。

很多人觉得自己是很西方、很先进的,其实骨子里仍然是脱不了那个酱缸,全身浸染着佛教文化,一直被等级社会的那种“霸气”所奴役着。即使在西方他的霸气没有足够的施展余地,也可以在比他更弱的同胞中一展淋漓。所以一些权贵的中国人到了国外也喜欢在中国人堆里钻着,或者到了国外仍然保持着攀权附贵的风格,因为只有在中国人这个圈子里他才能体味一点可能的优越感,这优越感正是维持他信仰和生存的关键。

一个人可以检视一下自己,责任意识强还是债务意识强?债务意识不仅是还别人的善行债,更包括自己对别人的善行(即发行人情债券)。债务意识的人,善行没有回报会立即收手甚至可能产生怨怒,或者在行动之前就衡量回报的可能,如果回报率低或者无回报可能,就不予以善行。这也就是中国人为什么在亲戚朋友间很热络,对外人特别是穷人却非常冷漠的原因之一。另有,许多中国人愿意倾尽许多精力培养儿女,亲情因素无法排除,但是也有一个重要原因,就是儿女这一人情债的投资,风险是最小的、回报是最高的。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儿女,若是拥有较强的天资就更加受宠,若是拥有较少的天资,或者天生愚笨或残疾,就会遭遇冷落甚至遗弃的原因。试问那些放许多精力在儿女身上的父母,如果将来无以回报,还会这样努力吗?要知道你的儿女若是在北美长大,他们未必会循规蹈矩地按照中国的感情债那个路线走,到你老了,他们还是可能把你交给国家。他们如何对你,完全取决于他们的责任感和自觉性,你对你父母的债务意识,未必能传给他们,因为生长的土壤不同。这里没有那么强烈的印度大街上的臭味,他们大多不会认为他们欠你的。

所谓宗教的影响力,即是,即便你不是宗教徒,这种文化也影响着你的价值观和行为。在基督教影响的国家,即使不是基督徒,也难免受基督教的责任意识之影响。在佛教影响的国家,即使不信佛,也难免受佛教的功德论和债务意识之影响。佛教影响的国家地区都存在等级和阶层。印度最为明显,印度是世界上唯一的公开等级制度的社会。即使经过英国的殖民,印度也无法脱离腐败,因为佛教和佛教文化深入人心。英国对印度的殖民过程中,只是废除了一些实在难以容忍的旧习,比如寡妇在丈夫葬礼上被活活烧死的旧习。英国人在信仰上也没有太多的压迫,基本上尊重被殖民者的本土意愿。虽然有传教士,但信不信教也是自愿的。英国的传教士在中国也废除了女人缠小脚的旧习,建立了一些医院和学校,普及全民保健,建立普通话体系统一国语。佛教为国教的泰国,把女人孩子当商品,同时也不尊重男性,人妖等观光和性交易事业占国民收入很大的比例,这对于崇尚“四大皆空”禁欲的佛教,难免是个讽刺。西藏曾经有长远的农奴制度,达赖喇嘛也声称自己高人一等,僧庐的地位比普通人高。日本强调男尊女卑,跟伊斯兰国家有的一拼,许多场所女人不得入内。日本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的拍色情电影全部要求实拍(强迫卖淫)的国家,而且女人拍色情不是耻辱,男人拍色情却是耻辱。日本也是亚洲少有的不废皇室且花大量国民收入供养皇室的国家。中国如今没几个人信共产主义,佛教却根深蒂固深入人心,所以腐败难以治愈,因为“人情债”的土壤深厚,债务意识浓厚,严重缺乏责任意识。功德论产生的人情债,成为许多中国人痴迷神往难以脱离的精神依托,同时也成为他们的终身枷锁。除非一个人愿意放弃功德论,弃绝偶像,顺从良心、接受责任,才可能脱离这一枷锁。

罗马书1:16-25

我不以福音为耻。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,要救一切相信的,先是犹太人,后是希腊人。因为神的义,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。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。如经上所记,义人必因信得生。原来神的忿怒,从天上显明在一切不虔不义的人身上,就是那些行不义阻挡真理的人。神的事情,人所能知道的,原显明在人心里。因为神已经给他们显明。自从造天地以来,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,虽是眼不能见,但借着所造之物,就可以晓得,叫人无可推诿。因为他们虽然知道神,却不当作神荣耀他,也不感谢他。他们的思念变为虚妄,无知的心就昏暗了。自称为聪明,反成了愚拙,将不能朽坏之神的荣耀变为偶像,仿佛必朽坏的人,和飞禽走兽昆虫的样式。所以神任凭他们,逞着心里的情欲行污秽的事,以致彼此玷辱自己的身体。他们将神的真实变为虚谎,去敬拜事奉受造之物,不敬奉那造物的主。主乃是可称颂的,直到永远。阿们。

罗马书3:25

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,是凭着耶稣的血,借着人的信,要显明神的义。因为他用忍耐的心,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。好在今时显明他的义,使人知道他自己为义,也称信耶稣的人为义。 既是这样,哪里能夸口呢?没有可夸的了。用何法没有的呢?是用立功之法吗?不是,乃用信主之法。所以我们看定了,人称义是因着信,不在乎遵行律法。难道神只作犹太人的神吗?不也是作外邦人的神吗?是的,也作外邦人的神。神既是一位他就要因信称那受割礼的为义,也要因信称那未受割礼的为义。这样,我们因信废了律法吗?断乎不是,更是坚固律法。(因为善行是责任,而不是功劳)

No comments: